返回顶部
提交表单
最近,最激奋人心的谋生之道莫过于去“练摊”,有段子说:大家上半年在家苦练的蒸馒头、烤蛋糕、做凉皮,似乎在这个下半年要派上用场,难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吗?
摆地摊,甚至成为一种“炫富”的手段:杭州一个夜市地摊,法拉利卖衣服,奔驰卖泡泡枪,宾利卖球鞋……摆摊一晚赚的钱都不及一趟油费。
大家一副副斗志昂扬的承诺或者调侃“我要去摆地摊”,地摊经济似乎一夜之间成为了主流,好似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地摊经济如火如荼,但是钱真的那么好赚吗?
“收入不过一万三,不如出去摆地摊”这样的口号比致富经还要忽悠人,听得我热血沸腾,恨不得一下子收拾东西,去小区门口抢占摊位,开始自己的致富路……
但十分钟后,我打开了手机刷起了微博。
其实,我们都知道,摆摊并不是那么容易。
在这个经济刚开始复苏启动的时候,地摊经济实质上是一种底层自救。
生活不是网络上的段子,摆摊不是我们在社交网络刷到的视频,嘻嘻哈哈就过去了。
我们只看到了摊主抢摊位时的“冲冲冲”、广播叫卖声里的“妈妈我要吃烤山药”,却很少在热转的信息里看到早上四五点就在支棱摊位的小贩,晚上十一二点还蹲在路边的摊主……
这些是实实在在的遭罪,而摆摊的利润也不过是针尖挑土、蚊口夺食而已。
摊贩准入门槛低的特点,确实将底层人民拯救了出来。在尼日利亚的马可可棚户区、孟买的达拉维棚户区,地摊经济解决了这里的人的就业和生活。
对于他们来讲,关注点永远是目前的存活问题和收支问题,对未来没有概念和计划是摊贩的通病。每天早上去批发市场进货,忙活一天后点算一下今天赚了多少,再想想明早应该卖商品A还是商品B。而他们的经营也往往面临着很多不稳定的因素,付出和劳动并没有使他们致富,甚至也享受不到现代文明管理的益处。因为摊贩管理,从来就是城市管理中的一个绕不开的问题。这种看似繁华的景象,很容易因为一些外部原因而化成泡沫,尼日利亚拉各斯北部的奥绍迪市场(Oshodi market)正是一个例子。
疲于生活,没有愿景,只在意眼前的小钱小利,这就是为什么很少有摊贩可以籍此做大买卖的原因。
战略规划是真正判断一个企业与摊贩的区别所在。是否只会赚钱则是衡量一个人是生意人还是企业家的标准。战略规划是为企业找出一个最好的未来,以及找出达到这个未来的最佳途径。当有了战略规划,企业便能发现行业变化的大趋势,而且能够在这个大趋势中有效调配各项资源,如人力、物力、财力,以实现目标。
战略规划帮助企业实现盈利。
企业赚钱离不开良好的战略规划。普通摊贩的规划只会着眼于今天,而企业的眼光则要更为长远。企业的存在,说到底是为了满足顾客需求,从这一根本点出发,良好的战略规划成了企业所必须具备的东西。了解你的客户,从客户的需求出发,把焦点放在真正给顾客带来价值,同时保持具有专业水平质量的产品和高满意度的服务,“钱路”自然也就开阔了。
战略规划确保企业合理分配资源,在竞争中发挥优势。
中小型企业资源有限,需要投放少、效果好的思维与方法,而做好战略规划,能让中小企业知己知彼。合理分配资源,不仅可以一定程度上规避风险,盲从于大公司的行为,实质上是没有考虑到个体间抗风险能力的差距。你敢跟业界大佬走,人家也未必带你玩啊,不是同一个维度的经验,生搬硬套是没有用的。与其一直当个弟弟,不如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找出自己的优势,从而发挥优势,更可以使企业从“ME-TOO”跨越到“ME-FIRST”。
摊贩没有未来,也难以有未来。毕竟我们也只听过百年企业,从没听说过百年小摊。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是选择做一个只会赚钱的摊贩,还是选择做一个有着使命的企业家,决定着企业的未来出路。
而你呢?是选择做个经营小摊的生意人,还是选择做一个未来百年企业的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