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提交表单

当前位置:主页 > 最新洞见 > 重罚蒋凡,就是阿里的“味道”!

重罚蒋凡,就是阿里的“味道”!

发布时间:2020-05-06 作者:瀚霆管理咨询 

4月27日,一条只有366字的新闻上了热搜榜榜首,随后也成为各大网站的头条。

没错,这条消息就是“天猫总裁蒋凡被除名阿里合伙人”。

以下为新闻的原文摘录

这个事情的起因源自于4月17日,一位名为“花花董花花”的博主在微博上控诉淘宝网红张大奕。“花花董花花”疑为天猫总裁蒋凡的妻子。事件在网络上立刻发酵。

我当时一看到这个消息,就预料到,这个事情将会得到非常严肃的处理,因为这是阿里巴巴的一贯风格。

我并不是马后炮,而是因为我非常了解阿里。我与阿里巴巴曾有过10多年的合作经历,一度走得非常紧密,可以说是老朋友了。

如果这个事情是草草了之的话,只能说明阿里巴巴变了,已经不是过去的她了。当然这也是有可能的,当一家企业变大了以后,也会变样。如何处理,最终还是要看企业的DNA。

 

事情发展果然不出我所料,4月18日,阿里巴巴的首席人才官童文红就表示会对事件进行调查。

时隔11天,调查结果就向大众公布,非常迅速、非常及时。

调查结果的核心内容有两个,一个是澄清阿里和张大奕旗下的公司和电商店铺都没有利益输送关系;另一个是对蒋凡进行处分,力度不轻。我把四条处分归纳为“名”、“权”、“利”三方面的处分

首先是“名”方面的处分——取消蒋凡的阿里合伙人身份,这是最具爆炸力的处分。因为合伙人拥有阿里内部的“最高权力”,连CEO也是由合伙人提名,可以说是数十万阿里人为之奋斗一生的终极目标,有着至高无上的荣誉,比“总裁”职务重要多了。简单来说,阿里内部一年可以冒出5个总裁,但是合伙人可能5年才出来一个。现在蒋凡被除名,可以说已被踢出了决策层。

“记过处分”在阿里内部来说,也是事业发展的致命因素。85后的蒋凡在阿里曾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是最年轻的合伙人,被外界猜测为张勇的接班候选人之一,现在估计要“凉凉”了。

其次是“权”方面的处分——降级,蒋凡的职级从M7(集团高级副总裁)降级到M6(集团副总裁)。

最后是“利”方面的处分——取消上一财年度所有奖励,估计要损失至少8位数了。

 

很多评论形容这个处理结果时,就用了一个字——“狠”。很多人质疑,不是查明没有利益输送吗?为什么还要如此重罚呢?

在我看来,结果并不意外,这才是阿里的一贯风格。

重罚的原因在调查结果里已经说得很清楚明白:“调查组认为,蒋凡在公司重要的岗位上,因个人家庭问题处理不当,引发严重舆论危机,给公司声誉造成重大影响。”

蒋凡事件虽然未牵涉到经济问题,但已对企业文化和价值观造成影响,合伙人的第一条标准就是“高标准的人格和诚信”。

企业文化价值观,是阿里巴巴看得比任何利益、任何发展机会都还重要的事情。

在阿里巴巴一路艰辛走来的发展历程中,曾出现过不少危机事件,所有违背价值观的员工都受到严肃处理,无一例外。

2011年,阿里B2B直销团队中的一些员工为了追求高业绩高收入,故意或者疏忽而导致一些涉嫌欺诈的公司加入阿里巴巴平台。公司CEO卫哲、COO李旭晖因此引咎辞职。

同一年,全年的交易额高达100多个亿的聚划算被爆出员工受贿事件。接到举报后,阿里巴巴查处了违规员工28人,移送司法机关7人,聚划算的负责人还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马爸爸当时就说:“即便不要这个业务,也要守住阿里的价值观。”

2016年,在阿里内部展开的中秋抢月饼活动中,四名程序员使用脚本,多刷了124盒月饼。根据内部决定,为了维护企业文化,阿里巴巴决定将该四名员工开除,被称为“阿里巴巴月饼门”事件。

从“B2B诚信事件”到“聚划算贪腐风暴”,到“阿里巴巴月饼门事件”,到如今的“蒋凡事件”,可以看到一条始终不变的红线。在国内能如此坚守自己的立场的企业,阿里巴巴是一个典范。

当然,我作为一名有20多年经验的企业顾问来说,并不是说每一家企业都要像阿里巴巴那样铁面无私、冷冰冰。因为企业的文化价值观,与她的基因和所处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

即使世界500强企业或者其他成功的企业在面对类似的事情时,也并不是都如此斩钉截铁地遵循“军规”。

 

韩非子曾说:“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意思是,要研究当前的社会情况,并根据它制定符合实际的措施。

阿里这样做,是因为这是企业的味道,这肯定是百分百与他们这么大的事业相匹配的。而你的企业不需要生搬硬套,因为对你而言,不一定对味。

从另一方面来说,阿里这次的处罚,也是有“因时制宜”的考虑,对蒋凡虽然是重罚,但是并未将他扫地出门:一方面是因为事件并未涉及利益输送,这是蒋凡降职留用的前提;另一方面,眼下正是阿里、拼多多大战的关键时刻,此时撤换大将很难有合适人选接任。

 

不过无论如何,说实在的,我和阿里巴巴合作10多年,对他们是有爱,也有恨。无论是爱还是恨,阿里巴巴都是我非常敬佩的企业。这份感受不是我一个人独有。

我有一位做传统零售的客户,她的业务受到阿里巴巴电商行业的冲击,发展遇到很大的瓶颈。因此,她对阿里恨之入骨、咬牙切齿。如果换到动物世界里,她与阿里是狭路相逢的对手,她会恨不得抽阿里的筋、吸阿里的血、吃阿里的肉,可以想象那种恨是到何种程度。

但有意思的是,有一次,我邀请这位客户一起去跟阿里巴巴的一位高管聊天。她回去以后,对阿里的看法发生了180度的转变,从“恨”变成了“敬佩”和“尊重”,这就是“阿里味”的力量。

 

到今天,阿里巴巴已经走过了20多年,从当初湖畔花园的“十八罗汉”到如今遍布世界各地的十万员工,你很难想象,如此体量的企业依然把价值观的浓度保持得这么好。即使是离开阿里、甚至被阿里清理出局的人,都很少说老东家的坏话,这在在国内、甚至世界范围内的企业里也是少见的。站在企业的原点去看,因为这是一个以价值观取胜的团队,他们核心的一切就是价值观,这就是他们跟其他团队不一样的“味道”,这就是他们能把价值观执行到底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