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提交表单
很多公司在进行岗位价值评估时,都很容易“踩雷”。
一家企业,在进行岗位价值评估时,就因为踩到了“地雷”而导致岗位价值评估失效。
原本,这家公司的评估工作进展顺利。可眼看接近尾声,评估到老板的驾驶员岗位时,现场的安静氛围却突然被打破了。
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驾驶员的岗位价值很低,评估难度不大。但是,这家公司的行政总监在评估时,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他说:“这是老板的司机,承担着老板安全的责任。倘若驾驶的时候出了问题,导致老板受伤,对公司的影响可就大了。”
听了这位行政总监的话,大家也觉得有些道理。但是仔细一想,又觉得哪里不对,于是陷入了两难,不知该如何打分。
这时,老板轻咳了一声,缓缓道:“你说得有道理啊。王师傅不仅要对我的安全负责,每天还要起早贪黑,东奔西跑,经常三更半夜送我去机场,凌晨时分又来机场接我。
而且,王师傅十几年如一日,从来没有怨言,真是不容易啊!”
听了老板一席话,评估人员全都豁然开朗,“下笔有神”。于是,司机的岗位评分蹭蹭往上涨。
评估结果一出来,驾驶员的岗位价值被严重高估了。公司里,员工们对此事议论纷纷,出现了不少抱怨的声音。“老板任人唯亲”的流言也出现了。
岗位价值评估不仅没有起到该有的作用,反而适得其反,引发内部的骚动。
在这次评估中,我们先不论老板把个人感情用在工作上是对是错;只说他在岗位价值评估上,都踩了哪些“雷”?我概括了一下共踩了六个“雷”:
避雷技巧1:对岗不对人
这位老板没有把王师傅和司机岗位区分开来。结果,把给“老板司机”这个岗位的评估,变成了给“王师傅”这个人打分了。
这是他踩的第一颗雷!
岗位价值评估,只针对岗位的价值进行评估,不针对岗位上某个具体的人;只考虑岗位本身的价值,不考虑岗位上具体某人的工作能力、具体业绩、辛苦程度等情况;更不能因为评估人和被评估人关系的远近亲疏,而从情感上进行评判。
岗位的价值,由“岗位”自己说了算,而不是“岗位上的人”说了算。
当然,我们这里说的人,是指岗位上某个特定的人,比如老板的司机王师傅,财务小赵、行政小张等。
但实际上,所有岗位都是由劳动者承担的,其价值也是由劳动者承载的。“岗位”所表现的,是这个岗位上所有劳动者的群体形象和共同特征。
所以,虽然说是“以岗位为中心”,其实准确地讲,却是以“该岗位所有劳动者的总体特征”为中心。
也就是说,我们考察的岗位价值,本质上是所有从事该项岗位的劳动者的总体特质。
这时候,如果掺杂进来某一个具体的人,就会破坏劳动者总体特质,而变成对单一个体的认知和评价了。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岗位评估时,要“对岗不对人”的原因。我们绘制的
是该岗位的群体画像,而不是人物特写。
避雷技巧2:一致性原则
在上面的例子中,针对“老板司机”的特殊情况,这家公司只抓住司机岗位的“责任”、“辛苦”来说事儿,没有考虑其他方面,更忽视了该岗位真正的价值,结果导致该岗位被严重高估。
对其他岗位来说,这样评估出来的结果太不公平了,也难怪员工们的抱怨会如此喋喋不休。这是岗位价值评估的第二颗雷。
在岗位价值评估中,这样“特殊照顾”的方式是要不得的。
首先,岗位价值评估需要统一的方法。在评估时,如果司机用一种评估方法,财务用一种评估方法,行政又用另一种方法,结果只会是“鸡同鸭讲”,大家都不在一个“语言系统”里,无从比较,又怎么体现所有岗位的相对价值呢?
其次,岗位价值评估还需要一致的标准。在评估过程中,评估人要从维度来考虑问题、从哪些因素来判断问题,从哪些等级来评估问题,以及各等级的划分标准是什么。
这些都必须是统一的,不能财务的标准是这样,人事的标准是那样,销售的标准又变成另外一样。结果,评估人思考的维度、因素、等级、权重等全都不相同,那得出来的结果又有何价值呢?
所以,在进行岗位价值评估时,一定要有统一的“度量衡”。统一的方法、一致的标准,是保证岗位评估的公平,让员工们产生“公平感”的基础,也是岗位评估的重要原则,是让员工和参与者信服的基石。
不过,这里所说的“一致性原则”,不是针对单一公司或者集团公司,而是指使用同一套薪酬体系的公司。
比如,在一个集团公司里,集团总部与子公司的薪酬体系,可能就存在很大的区别。这时候,总部和子公司采用一样的方法和标准,反倒有弄巧成拙之嫌。
避雷技巧3:中立性原则
避雷技巧4:普遍性和全面性原则
避雷技巧5:……
避雷技巧6:……
以上内容摘自《成也薪酬,败也薪酬》
文转载自公众号“瀚霆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