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提交表单
一个人不是在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就是在为别人的梦想而努力,大多数人都属于第二种。——舒瀚霆
求学28年后,37岁的李明亮没有让贫穷的原生家庭过上更好的日子,反而回到了村里啃老。
从小,他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成绩优异,本科985毕业后,又接连读了硕士、博士,前途似乎一片光明。
他回村时,年迈的父亲特意摆了宴席,很多人上门祝贺,“寒门贵子”这个好运终于降临到这个贫困的家庭。可是这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却让自己的家人失望透顶。
毕业刚回家时,李明亮每天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两年。
若是家里大富大贵,养得起一个闲人也就罢了,可是李明亮家里为了供他上学,欠了不少外债,房子破旧不堪,就连父亲睡的床,都是别人不要了送给他的。
正当壮年的李明亮,不工作也不出门,还要一把年纪的父母打散工养他,已婚的妹妹也不得不拿钱补贴娘家。
和父母起争执后,李明亮甚至会冲父亲咆哮:“你们只知道赚钱,没有人知道我的苦。”
后来,家里人才知道原来李明亮没有顺利从博士毕业,而他的“苦”就是因为和寝室某位舍友不和,经常睡不着觉。村里人都以为他有精神病,然而有心理医生为他免费义诊,认为他没有精神病,而是属于幼稚人格。
高学历,但是低能力不是孤例。三年前,那位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硕士毕业于滑铁卢大学的学霸大卫重蹈了李明亮的道路。
平凡的父母倾尽所有送他出国留学,希望学历能够成为儿子人生的敲门砖。可是完成学业归后,大卫多年不工作,快五十岁时,还在啃82岁身患尿毒症母亲每月3500的退休金。
眼看着儿子混沌度日,痛心不已的丁阿婆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状告儿子不承担赡养义务。
然而,当法院通知大卫出席时,他依然拒绝跨出家门,将矛头对准母亲:都怪你,在我小时候事事包办,什么都给我弄现成的,让我对你们太依赖,是你的溺爱毁了我。
大卫执意认为是事事包办的母亲毁了自己,自己才变得不能适应社会,是母亲毁了自己的人生。
很多父母都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一个高学历的人,以便开启一个顺利的人生。然而,人生的发展高度,学历只是其中的一个小点,真正起到大作用的,其实是这个人是否有目标感。
在《干法》一书中,稻盛和夫把人分成三种类型:
不燃型:点火也烧不起来的人;
可燃型:点火就着的人;
自燃型:没人点火自己就能熊熊燃烧的人。
自燃型的人,拥有强烈的内在驱动力,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就是极具目的感。
他们对待生活充满了的挑战欲,强烈的目标感驱使他们自动自发地去完成学习或工作的进程,无需人催促鞭挞。
李明亮也好,大卫又好,这类高学历“废材”其实就是因为缺少了目标感。因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进行的是“包办式教育”,除了读书,什么都不用管。但是读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让学识具体地应用在生活工作中。
可是他们却成长为一个个只会读书的“巨婴”。
这种巨婴心态,让人停止学习,停止进步,只会沉溺在一个自认为安全、舒适的环境里。
而教育,读书,不仅仅是教授知识,学习知识,还有人格的培养,立世能力的培养!一个独立且有强大目标感的人,才能在人生这个课堂中,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