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提交表单
这是一个被按下加速键的时代,每天都有忙忙碌碌的人。
就算你不走也会被洪流推着往前。
很多人看似勤奋,却是最懒惰的。
因为懒于改变,所以按照旧的模式去勤奋是最容易的。
人如此,而企业也如此。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颠覆了人们的生活,也给商业带来了颠覆性的改变。
传统经营理念及方法都失去了效果,中小企业在惊涛骇浪中挣扎,未来充满未知数。
而按照旧模式勤勤恳恳,似乎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智慧,但是实质上却是一种懒。
而很多管理者也习惯懒于去思考,也懒于去做选择,却以“勤恳”为外壳,用忙碌掩盖懒惰。
在这样的情形下,不知道从何时起,社会上有了这样一个信念:有意义的事情、重要的事情,就必须要做得很辛苦,做得很艰难。
但渐渐地,人们的焦点不是放在“意义、重要”上,而放在了“辛苦、艰难”上。
如果两者有得选择,人们甚至直觉地选择后者,似乎不辛苦、不艰难就没有意义,不重要了。
于是,很多管理者还是不断地诉说着那些意义如何重要,但那只是“幌子”——是一种 “我都足够努力了,别人也不好意思挑我毛病了”的心态。
这其实是一种自我麻痹,也是懒于改变的体现。
比如当一些企业家“越做越感到疲惫无力,距离目标却越来越远,口中还有一大堆道理,坚持这样做才是对的”时,还能找到一大堆环境因素、外界人士如何不配合的借口。
至于为什么在同样的环境下,水平相当的对手却能取得成功?
他们往往会自我安慰:别人运气好,我不跟人比较,我只管做自己的事。
其实他们唯一欠缺的运气是:不愿改变一下思维的方式,不允许自己考虑无须辛苦。
一方面不甘平庸,另一方面却维持平庸,重复一个旧的,无效的模式。
想要改变现状,首先就要改变自己头脑中“必须勤恳”的念头,也就是拒绝做埋头苦干的老黄牛。
行为是思维的结果,你的思维高度将会决定你的成果上限。
作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应该要知道要在哪方面偷懒,在哪方面努力。
不要把团队的工作揽到自己身上,作为管理者,你应该学会“偷懒”。
企业管理者需要明白一个道理:老大是负责未来的,而团队是负责今天的。
美国管理学泰勒曾经说过,为了提高效率和控制,大上级只保留处理例外和非常规时间的决定权,而控制理性和常规的权力由部下分享。
这就意味着,作为管理者不应该跟员工比努力程度,而是放下你手中的工作,放长你的眼光。
也就是说,作为管理者,应该把后背交给团队,而把眼睛看向远方。
作为管理者,应该把自己从那些例行公事的问题中抽出来,用80%的时间找出未来在哪儿,做未来的事情,剩下的20%处理一些重大的关于今天的事,其他的关于今天的事情、企业每天的运营,统统交由团队负责。
关注时局的变化,找到未来的机遇,做出果断的选择。
你的眼光和决策才是维持团队往下走的动力。
就如马云在某次公开讲话中说到的一样:“今天的淘宝、阿里巴巴和支付宝。都是十三四年前我们对今天的看法,我们对未来的看法”
一味的努力只是一种廉价的自我感动,它既不会使你的团队离目标更进一步,也不会带给企业运作质的飞跃。
学会“偷懒”,明白身为一个管理者应该要做什么,该干什么,比单纯的勤恳工作收获的价值要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