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提交表单
有一种癌叫“懒癌”,病症多发,没有特效药,特别是到了长假之后,更容易“病入膏肓”,对员工来说呢,就是“假期综合症”。在长假里,几乎都已经进入休眠状态了,突然要上班了,一时之间还在懵圈的不在少数。
其实员工也想好好干活,只是需要调整自己,需要一个适应期,
而老板呢,就要想办法把员工从放假状态拉回到工作状态。
我这里有一个找回工作状态的灵丹妙药,就是开会!
你可能会说,开会谁不会呀,我们也开会,天天开,还需要你讲吗?
那我们来看看,大家开的会是怎样的:一言堂,老板或者是喜欢说话的人一直在说,其他人无所事事;
说好了的开会时间,却总是无法结束,不断的延时、超时;
跑题,讲着讲着就讲偏了,最后都不知道,到底是开的什么会;
会议上,职场上的精英们陆续登场,有察言观色讨好的,有个性分明斗嘴的,有拉帮结派吵架的,有一团和气,谁也不得罪的;
有玩手机的,有时候,连老板自己都玩手机;
还有,言之无物空谈的,长篇大论刷存在感的;
跑神的,表面上听的聚精会神,实际上身在曹营心在汉;
还有的会议呢,也确实是把工作任务下达了,问题也解决了,但是会开完了,大家都变得垂头丧气的,没有了精气神。……
所以说,开会其实也是一门学问,我的灵丹妙药就是开会,但你要按照我的模式来开。
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开会首先就要有一个会议公约,很简单,就四条:
第一条,平均分配时间。
每个人的发言都是固定时间,每个人都一样,比如说,每个人两分钟,三分钟,最多不超过5分钟,可以用沙漏或计时器来计时。
第二条,专注倾听发言。
我编了一个打油诗:是,闭上你的嘴、打开你的心、睁开你的眼、献上你的脸。什么意思呢?
闭上嘴,不到你说话的时候,坚决不能说话,谁说就惩罚谁;
打开心,带着好奇,一心一意,用心的听他讲。
睁开眼,献上脸,就是面对发言的人,睁开眼睛望着他,与他有目光交流。
第三条积极反馈感受。
当你认真的听了别人的发言,哪些内容对你有启发,有触动,有帮助,就把这些信息反馈给对方。
第四条掌声感谢分享。
当每个人分享完之后,我们要给予掌声鼓励和支持。
以上四条就是会议公约,是每个人都要遵守的,当然这里面也包含老板或者老大。
有了会议公约之后,我们再来看看两会策略。哪两会呢?早会和晚会。
早会和晚会有两种:第一种是每天的早会和晚会,第二种是每周的早会和晚会。
根据你的企业情况和团队情况进行自由选择,早上上班之后立即开会叫早会,晚上下班之前开会叫晚会。
每周的早会和晚会,就是周一早上上班的时候开的早会,和周末晚上下班之前开的晚会。
早会和晚会,相信大家也都常常开,不过要想开得好,开得有效,除了遵守会议公约之外,还要按照流程走。
早会的流程是这样的:
第一,大家站立围成圆圈,当然人数不能太多,一般5到7人,既能保证大家讲话都能被听到,也能保证在一定的时间内结束会议。在这个圆圈里,每个人都可以看见别人 也可以被看见,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场域,当你发言的时候,每个人都能 面对你 看着你 倾听你,当别人发言的时候,你也能 面对他 看到他 倾听他,每个人都能感受到 尊重和被尊重。
第二,依次发言,从某个人开始向左或向右依次顺序发言,不能点名或抽签,或争先恐后的发言,要保持稳定的场域。
第三,自我介绍以及工作计划与策略。可能你会问了,大家都是同事,谁是谁清楚得不得了,为什么还要自我介绍呢?这里的自我介绍包括姓名,职务两项内容,这个环节特别重要,能够让发言者回到当下,明确自己当下的身份以及必须具备的工作状态,这一步千万不能省。自我介绍后面就是自己当天或本周的工作计划以及对应的策略。
第四,每人简单分享感触。依次介绍自己和介绍自己的工作计划策略是第一圈的发言,现在则是第二圈的发言,比方说30秒表达自己的感受啊、启发啊等等,“我听了谁谁谁的工作策略,对我很有帮助,我也可以尝试一下你的方法,谢谢你”。
那晚会流程呢?
第一,站成一到两排,人数也不要太多,发言人站在前面,其他同事就分成一排或两排站好,让每个人都可以看到发言人。
第二,每个人依次轮流到前面发言,同样也要有固定的时间,发言人讲完了或者时间到了就回到自己的原位。
第三,发言的内容是自我介绍以及分享收获与成长,自我介绍跟早会一样,包含姓名与职务两项,接下来是当天或本周的工作内容及任务完成情况,以及从中的学习和成长。
第四,简单分享感触,大家再迅速的分享一下从他人发言中的学习和启发。